1949年以后,我国政府发行国债可划分为两个时期:50年代为一个时期z80年代以后为一个时期。在50年代,国家统一发行过6次国债.第一次是在1950年发行的“人民胜利折实公债”,主要目的是为了平抑物价,平衡财政收支,制止当时严重的通货膨胀,所谓“折实”就是为了保值的目的;以后从1954年起,为筹集建设资金,国家连续5年发行“国家经济建设公债”,但自从1968年本息偿付后,一直到1981年的13年间,国家没有发行过公愤。一度甚至很骄傲地宣称,我们是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国家,这实际上是当时在经济领域中存在的极左思想的反映。
1981年以后,我国已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年代,国家每年都有国债发行。名称种类有:国库券、财政债券、重点企业债券、国家建设债券、基本建设债券、特种国债、保值公债等等。
到1988年我国又分两批开展国债流通转让业务试点,从而有了国债流通的二级市场;到1991年又在全国400个城市全面放开国债二级市场;1991年国债发行还采用了承购包销方式;到1993年国债发行采取一级自营商制度,形成了国债发行的批发市场i1994年国家财政部开始发行短期国债,首次有了半年期、一年期国债.这促进了货币市场的发展,也为国家中央银行发展公开市场业务,调控货币流通数量打下了基础。
1995年以后,则主要采取一种完全市场化的招投标方式发行国债。1995年8月财政部首次对1995年1年期记账式国债采用招标方式发行,出全国50家国债一级自台商,先依照规定认购基本的承销数额,然后再对超出认购份额以上的部分进行竞争性投标认购。标的为缴款期,谁的缴款期早谁就优先。后来乔同债发行巾还采用过价格招标、,收益率招标等力式。1995年国债发行突破1500亿元;1996年则达到1847.7亿元;到1996年底我国案计发行国债近6000亿元,国债余额为3803亿元;到1997年我国中央财政有近3/5的支出由国债维持。国债对我国财政经济的影响作用已经非常重要,这也大体上体现了现代国家财政的一般特征。
TAG:发行国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