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百科

刑事诉讼法口供的运用规则是怎样的?

网友 2024-10-29 01:11:13 浏览量:

司法公安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侦查审讯时,要求犯罪嫌疑人对犯罪事实和行为如实进行供述,取得口供后与其他证据一并作为定罪和判罚的依据,但在实际中,犯罪嫌疑人往往为了逃避处罚或减轻责任,要么装傻充愣,要么避重就轻,导致口供的真实性和可靠程度无法保证,那么,刑事诉讼法口供的运用规则是怎样的呢?

刑事诉讼法口供的运用规则是怎样的

我国《刑事诉讼法》第五十五条规定,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,重调查研究,不轻信口供。只有被告人供述,没有其他证据的,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;没有被告人供述,证据充分确实的,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。根据这一规定,司法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收集、审查和运用证据时,必须坚持以下原则或规则:

1、不轻信口供的原则。这是我国司法机关收集、审查和运用证据的一条基本原则。不轻信口供指对口供的每个部分都不能轻信,但决不是不要口供,更不是完全否定口供的作用。对于被告人的口供,应当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、鉴别。

2、重证据、重调查研究的原则。既不能轻信口供,又不能完全不信口供,要求公安司法机关必须深入实际,进行调查研究,着重收集其他“外部证据”。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,依法取证,尤其是要依法取供。

3、口供补强规则。即口供不能作为有罪判决的惟一根据的规则。只有被告人的供述,没有其他证据的,不能认定该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。在共同犯罪案件中,即使是各共犯口供之间协调一致,没有矛盾,但是没有其他实质证据的,也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。因为仅凭共犯的口供,很难保证它们之间的“相互印证”不是出于串供、刑讯等非正常因素的结果,无法保证口供的真实性,仓促定案,难免出现错案。而且一旦共犯中有一个翻供,整个案件的基础便出现动摇,这种定案方法是与“以事实为根据,以法律为准绳”的基本原则相抵触的。

综上所述,关于刑事诉讼法口供的运用规则,主要包括三个方面,首先不能轻信于口供,要逐句逐项地进行判断甄别,其次要重视调查研究,搜集更多的证据与口供相应印证核实,还有口供不能较早,如果只有犯罪嫌疑人口供、哪怕是多个犯罪嫌疑人的一致性口供,但没有其他有力证据时,就不能定罪和判罚。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内容。有本站,如果您有任何的疑惑,欢迎您随时咨询。

TAG:口供

相关文章

  • 大都会保险实力如何?
  • 融资融券是什么意思?融资融券如何交易
  • 存钱5万最聪明的方法?5万一年死期利息多少钱?
  • 花呗逾期多久上征信?花呗逾期会有哪些后果?
  • 办农业银行卡需要什么条件可以办?
  • 哪里可以网上借钱?
  • 医保统筹是什么意思?
  • 社保缴费三个档次表细分,社保交哪个档次最划算?
  • 天安人寿逸享人生年金保险怎么样?教您几个实用的方法
  • 房贷基准利率多少?
  •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动趋势图 汇率美元人民币趋势图
  • 473w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汇率 473W日元等于多少人民币
  • 多肉植物安然越冬新办法
  • 近期日元汇率走势预测 近五天日元汇率
  • 台币对人民币汇率换算 1399台币对人民币汇率
  • 欧元澳元新浪财经 欧元澳元东方财富网
  • 日币换算成人民币怎么算 日币怎么折合人民币汇率
  • 美金汇兑人民币汇率走势 人民币汇率走势中期
  • 为什么美元在贬值 为什么美元又贬值了
  • 日元等于多少元人民币- 日元相当于多少元
  • 黔ICP备1900281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