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造谣传谣行为规定有哪些
对于网络上散布谣言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,主要分为三种责任。
1、民事责任
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,要承担停止侵害、恢复名誉、消除影响、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。
2、行政责任
如果散布谣言,谎报险情、疫情、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,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,尚不构成犯罪的,要依据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等规定给予拘留、罚款等行政处罚。根据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第25条规定: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,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;情节较轻的,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:
(1)散布谣言,谎报险情、疫情、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;
(2)投放虚假的爆炸性、毒害性、放射性、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;
(3)扬言实施放火、爆炸、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。”
所以说,若散布谣言,公安机关可以依据上述规定对行为人进行处罚,派出所会依据规定,用传唤证对行为人进行传唤、查证、处罚。
3、刑事责任
如果散布谣言,构成犯罪的要依据《刑法》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。根据《刑法》第291条之一规定,编造虚假的险情、疫情、灾情、警情,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,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,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,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,处三年以下***、拘役或者管制;造成严重后果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***。第246条规定,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,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下***、拘役、管制或者***。
综上所述,关于网络造谣传谣行为规定,主要包括有三个层面,首先在民事责任层面,造谣传谣者要给予受害人应有的名誉赔偿和经济赔偿,其次在行政责任层面,对情节相对较轻,还没有达到犯罪标准的造谣传谣行为人,给予行政拘留和罚款等处罚,在刑事责任层面,如果由于造谣传谣导致严重事故后果将判处三年以下或三至七年***。
TAG:造谣传谣
军长一个月退休金是多少
2023-11-26
外币兑人民币汇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外币兑人民币汇率计算公式
2023-12-20
邮政存钱10万一年多少利息 在邮政存10W一年多少利息
2023-12-19
网商银行的电话要接吗
2024-12-01
银行存款一年利息一万,本金多少钱 银行一年存1万利息是多少
2023-12-21
外汇兑换人民币限额吗(外汇兑换额度)
2023-12-25
美元人民币汇率公式 美元人民币汇率算法
2023-12-21
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意味着什么 美元贬了值
2023-12-18
港币毫1是多少人民币(港币毫是什么单位)
2023-12-22
300万韩币是多少人民币(1亿韩元 = 多少人民币)
2023-12-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