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百科

《物权法》的基本原则有哪些

网友 2024-10-29 14:13:45 浏览量:

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,自施行。物权法同时废止。

一、《民法典》物权编

物权编是为了维护国家基本经济制度,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,明确物的归属,发挥物的效用,保护权利人的物权,根据《宪法》,制定的法规。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(丁亥年)3月16日通过,物权编的性质是私法:私法性质是基于民法的性质产生的;物权编所调整的基本内容仍是民事主体之间发生的民事法律关系。物权编是财产法;强行法;普通法;固有法。

物权编的基本原则,是物权编所直接或者间接确立的、贯穿于物权制度中的法律实施之根本准则,包括守法准则、司法准则、执法准则和法律监督准则。

二、物权编的基本原则

1、物权法定原则。 《民法典》靠前百一十六条,物权的种类和内容,由法律规定就是这一原则的体现。这一原则要求物权的类型、各类物权的内容、效力,以及创设的方式,都由法律直接规定,不能由当事人任意创设。

2、公示、公信原则。公示就是物权的设立、转移必须公开、透明。公示原则就是要求将物权设立、转移的事实通过一定的方式向社会公开,使其他人知道物权变动的状况,以利于保护第三人的利益,维护交易的安全和秩序。公示的方法除了法律另有规定外,就是到特定的国家机关进行登记。

3、物权平等保护原则。“国家、集体、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,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”。这是一个立法理念的进步,也是对《宪法》规定的公民财产权利的民法化和有力确认。“私人”与国家、集体、其他权利人并列相提。

4、维护公共利益与物权之恰当平衡权利之行使皆有界限,不得越界,否则必然侵入他人的权利领域,酿致侵权责任。物权的取得和行使,概莫能外。在这里,“他人”包括单个的人和作为社会整体之人的群体,谓之公众。在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和其他个人利益之间需要作出恰当的平衡。所以,我国《民法典》物权编规定,物权的取得和行使应当遵守法律,尊重社会公德,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。

5、一物一权原则。 一物就是指它是一个完整的而不是指它的某一部分,一权就是在这个物上只能设一个所有权,也就是一物不能有二主。

6、特别法优先原则 为了融洽和调和《民法典》物权编和其他与对物权相关的法律对同一事项的规定,我国《民法典》物权编遵循“特别法优先”的原理,规定说,“相关法律对物权有特别规定的,依照其规定”。 可见,我国《民法典》物权编并非调整物权关系的较早法律依据。

TAG:物权法的基本原则包括

相关文章

  • 大都会保险实力如何?
  • 融资融券是什么意思?融资融券如何交易
  • 存钱5万最聪明的方法?5万一年死期利息多少钱?
  • 花呗逾期多久上征信?花呗逾期会有哪些后果?
  • 办农业银行卡需要什么条件可以办?
  • 哪里可以网上借钱?
  • 医保统筹是什么意思?
  • 社保缴费三个档次表细分,社保交哪个档次最划算?
  • 天安人寿逸享人生年金保险怎么样?教您几个实用的方法
  • 房贷基准利率多少?
  • 欧元相当于多少人民币汇率 欧元相当于多少人民币
  • 土耳其汇率人民币汇率多少 土耳其元汇率人民币汇率
  • 港币更高对人民币(港币更高对人民币汇率)
  • 新西兰 美元汇率 基本汇率新西兰元美元
  • 基金定投的好处(基金定投可以随时终止吗)
  • 人民币兑英镑汇率实时汇率 人民币元兑英镑汇率是多少
  • 1欧元 = 人民币 一美元等于多少人民币2021
  • 10年前美金对人民币汇率的简单介绍
  • 日元等于多少元人民币- 日元相当于多少元
  • 男性全套检查多少钱(男科全套检查项目有哪些)
  • 黔ICP备1900281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