综合百科

什么是诈骗罪,诈骗罪的立案条件是什么?

网友 2024-10-25 11:53:24 浏览量:

诈骗是一项常见的行为。但是,在什么情况下,诈骗行为才会构成我国刑事法律规定的诈骗罪呢?它的立案条件是什么?现在,将在下面的文章为您具体介绍什么是诈骗罪和诈骗罪的立案条件。

一、什么是诈骗罪

诈骗罪(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6条)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,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。

二、诈骗罪的立案条件是什么

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、公安部《关于***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》的有关规定,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在签订、履行合同过程中,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,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,应予追诉:

1.个人诈骗公私财物,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;

2.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,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,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。

本罪是1997年刑法新增设的罪名。

刑法第224条规定:有下列情形之一,以非法占有为目的,在签订、履行合同过程中,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,数额较大的,处3年以下***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3年以上10年以下***,并处罚金;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,处10年以上***或者***,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:

(1)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;

(2)以伪造、变造、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;

(3)没有实际履行能力,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,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;

(4)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、货款、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;

(5)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。

本罪既可以由个人实施,也可以由单位实施,因此,只要单位或者个人进行合同诈骗,骗取的财物达到“数额较大”的标准,就构成犯罪,依法追究单位或者个人的刑事责任。

立案标准的第1种情形,“个人诈骗公私财物,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以上”,应当立案追究。这主要是指个人实施刑法第224条规定的合同诈骗的五种情形之一,诈骗他人财物累计数额达到5000元至2万元以上的。

立案标准的第2种情形,“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,诈骗所得归单位所有,数额在5万元至20万元以上的”,应当立案追究。

综上所知,因诈骗罪的主体不同,致使诈骗罪立案标准也会有所差异,因此,我们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以上就是我们关于什么是诈骗罪和诈骗罪立案条件的解答,如果您对此还有不清楚的地方,请您联系,我们将根据您的具体问题提供相应地法律服务。

TAG:诈骗

相关文章

  • 大都会保险实力如何?
  • 融资融券是什么意思?融资融券如何交易
  • 存钱5万最聪明的方法?5万一年死期利息多少钱?
  • 花呗逾期多久上征信?花呗逾期会有哪些后果?
  • 办农业银行卡需要什么条件可以办?
  • 哪里可以网上借钱?
  • 医保统筹是什么意思?
  • 社保缴费三个档次表细分,社保交哪个档次最划算?
  • 天安人寿逸享人生年金保险怎么样?教您几个实用的方法
  • 房贷基准利率多少?
  • 中国银行查询余额的简单介绍
  • 新加坡币兑换人民币的汇率 新加坡币转换人民币汇率
  • 补楼顶漏水多少钱(补楼顶漏水用什么胶水)
  • 人民币对台币汇率今日价格多少 724人民币对台币汇率
  • 日元兑人民币汇率换算今日 日元换人民币汇率今日
  • 日元人民币货币换算 日元人民币换算公式
  • 澳元换人民币汇率(澳元换人民币汇率查询)
  • 202通道汇款 从通道里面兑换人民币汇率
  • 黑龙江东部、 哈尔滨地区将现极寒天气,大暴雪来临了
  • 美元指数窄幅波动图表 美元指数窄幅波动图
  • 黔ICP备19002813号